健康美食家

橫幅
:::

健康美食家

  • 資料來源:全民運動組
  • 更新日期:108/04/16
  • 點閱:9770

什麼是適當的飲食?可別各說各話,衛生福利部公佈的新版「每日飲食指南」,就是最好的依據。

每日飲食指南

 新版每日飲食指南是以「扇形」圖案表示,有趣的是,扇形的中央,有一個人騎著單車,車輪上寫著一個「水」字,一張圖就說出了三大重點:「運動」、「喝水」與「均衡的飲食」。

臺北馬偕醫院許碧惠營養師表示,想要得到健康,飲食與運動必須兼具。正常生活每天都應該運動至少半小時,但是,並不需要為了這半小時的運動再額外增加攝食,「因為正常飲食的分量已經足夠,特別要注意的是,運動前喝冷開水,可以調節運動後體溫的快速上昇,能延緩脫水。」

許碧惠營養師提到,國人普遍有蛋白質攝取過多的問題,以每人每公斤需要1.0~1.2公克蛋白質,一天大約攝取5份蛋白質就足夠。但是一支大雞腿(片排骨約2份)大約就有4份肉類,再加上一道半葷素的配菜,往往一餐的蛋白質攝取量就超過一日需求!因為高蛋白會加速鈣質的流失,國人應該有所節制。

許多人運動是為了瘦身,許碧惠營養師強調, 短時間、高強度的運動,例如:短跑衝刺,只是消耗體內的血糖與肝醣,無法達到瘦身的目的。唯有低強度、長時間的運動,例如:慢跑、騎單車,才能消耗體內的脂肪。 近來路跑很風行,營養師建議,若是做這種長時間的運動,可以在運動前幾天,食用「高醣低油飲食」配合運動,來增加體內肝醣存量;運動中,可補充升醣指數降較低的「果糖+水」或是「麥芽糊精+水」之飲品;運動後,可適量補充高醣與適量蛋白質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