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來源:全民運動組
- 更新日期:108/04/16
- 點閱:6486
「只吃蛋白質,不吃澱粉」的減重食譜,不但無法減重,還可能導致傷肝、傷腎的後遺症!「美國營養師學會」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只吃蛋白質食物會導致膽固醇增加、腎功能失調及鈣質流失等副作用。因為,在完全不吃澱粉或碳水化合物的狀態下,身體只好被迫燃燒脂肪或蛋白質來維持新陳代謝,所以在減重初期雖然會產生「體重減輕」的現象,但也因為只吃蛋白質,會使其胃口愈來愈差,體力不支,因此,減重食譜仍應以醣類與脂肪為主。
一、醣類
我們每日至少需要攝取50~100公克的醣類(約1/2-1碗米飯),以避免酮酸中毒(ketosis)(只靠大量分解體內脂肪與蛋白質產生熱量,容易產生較多之酮酸,使血液成酸性稱之)的發生。因此,醣類攝取量應大大的超過此一數值,以增加肌肉或肝醣的含量,請參考典型食物的醣類含量表:

二、脂肪
脂肪是食物密度最大的熱量來源,也是佔體內儲存量的第一位,並且為多種功能所必需,例如,提供大量的熱量(平均1公克的脂肪在體內可產生9大卡的熱量)、保持體溫、隔絕作用、防止人體受震盪的危險、細胞膜之完整性、一些激素的合成以及充當脂溶性維生素的攜帶者。此外,食品中添加油脂,還可使食物美味可口,促進食慾呢!
根據最新報告指出,超低脂餐會使免疫系統變差、容易生病,新陳代謝失調及內分泌紊亂等;而當將餐點的脂肪含量提高到32%時,不但免疫系統變好,其體適能表現也較佳。但若油水太多造成體重過重,將會是許多疾病的根源。例如,體重過重會使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痛風、關節炎和膽囊病等的罹患率增高,而且其症狀也會隨過重而益形嚴重。因此,美國心臟協會(AHA)現在建議脂肪攝取不要超過一天攝取的總熱量的百分之三十(大約是一天65公克),在飲食中適當的脂肪含量,是維持健康的不二法門。
(資料來源:Liz Applegate, Ph.D. Fats As Fuel? http://www.taipeimarathon.org.tw/
%E7%9F%A5%E8%AD%98%E5%9C%92%E5%9C%B0/%E5%B0%88%E6%96%87
%E5%A0%B1%E5%B0%8E/%E8%84%82%E8%82%AA.htm)
三、膽固醇
膽固醇是體內最具代表性的脂質,它是製造腎上腺皮質素及消化性膽汁的材料,是人體不可或缺的成份。但是當膽固醇過高時,易導致動脈硬化等成人病,此外,高血壓、腎病變、膽道阻塞及中風等的罹患率也會增加,因此,在飲食中應注意食物中膽固醇的含量,以免造成血中膽固醇值升高。
下面所提供的資料是市面上常見食物,每100公克中膽固醇的含量,按含量多少來排列
(一)乳製品、蛋類

(二)海鮮類

(三)肉品、海鮮、調理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