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南韓忠清申辦2027世大運 萬人響應連署活動
南韓忠清聯合申辦委員會(Chungcheong Megacity Bid Committee, CMBC)加入2027國際大學運動總會(FISU)世界大學運動會(World University Games, WUG)申辦行列,期能搶下主辦先機,晉升全球大學體育的領頭羊。忠清南道(Chungnam)、忠清北道(Chungbuk)、大田廣域市(Daejeon)與世宗特別自治市(Sejong)等中部行政區組成CMBC,以運動、科技與教育為申辦重點,力邀世界各國深入了解韓國的在地魅力。不只如此,CMBC更動員運動社群、大專院校、公民團體與市議會,成立4個100至200人不等的推廣小組;接著各小組將聚焦地方特色舉辦各式推廣活動,積極爭取2027 WUG主辦權。忠清等地4個賽會志工中心共有159萬名志工,屆時CMBC將提供完善設備與充足人力協助社區發展,包括守望巡邏、街道清掃與弱勢關懷活動。目前已有3萬人響應「支持2027忠清夏季世大運」連署活動,足見當地民眾樂見其成,可謂CMBC的最強後盾。
2. 杭州喜迎2022亞運年 無人機跨年營造賽會氛圍
第19屆亞洲運動會(Asian Games)將在9月10日至25日於浙江省杭州市登場,組織委員會緊鑼密鼓進行籌備工作,不僅在跨年夜舉辦無人機演示與大型晚會,更深入城市各個角落妝點亞運元素,全力以赴迎接2022亞運年。去年12月30、31日晚間時分,千架無人機在杭州奧林匹克體育中心(Hangzhou Olympic Centre)上空起飛,排出賽會標誌、地標建築以及吉祥物等圖樣。不只如此,浙江省18所大學近2,500名學生齊聚杭州舉行跨年晚會,熱鬧迎接即將到來的亞運,並邀請浙江出身的奧運金牌選手透過大螢幕向觀眾問好。另一方面,組委會已釋出2022杭州亞運4款賽會海報,首批10萬張海報佈滿大街小巷;市內公車的車體也張貼亞運主題的海報,車內則有官方會刊、雜誌等賽會出版品供民眾索取,顯現濃厚的亞運氛圍。此外,市內地鐵隨處可見亞運廣告看板,其視覺設計融合地方文化與大會標語「心心相融,愛達未來(Heart to Heart, @Future)」;組委會預計3月底前完成高掛2千處看板的佈置。同時,人來人往的鬧區設有宣傳燈箱與賽會倒數裝置,甚至地方新聞的行動應用程式首頁亦採用亞運元素的設計。本屆亞運另有5個協辦城市,總計40種運動、61項科目與482種項目,屆時各國選手將在55處競賽場館一較高下。
3. 歷屆冬青奧與時俱進 堪稱新生代幕後推手
冬季青年奧運會(Winter Youth Olympic Games)自從2012年首辦以來,不斷在競賽項目、宣傳與科技方面推陳出新,啟發世界各地的青年追求卓越運動,更借助文化活動與教育節目弘揚奧林匹克價值,堪稱創新奧運的催化劑。回顧冬青奧歷史,2012因斯布魯克(Innsbruck 2012)首設男女混合項目、混合國家代表隊制度;2016年利樂漢瑪(Lillehammer 2016)初辦單人雪車與越野滑雪障礙追逐項目,如今前者將在2022北京冬奧首亮相;2020洛桑(Lausanne 2020)新增的登山定向滑雪也有望登上冬奧殿堂。另外,YOG耕耘體壇之餘亦進軍數位社群:當年Innsbruck 2012透過臉書選出官方吉祥物YOGGL,以山羊為原型的YOGGL廣獲好評,周邊商品甚至在賽會開始前就宣告售罄。Lillehammer 2016則融入虛擬實境和各種互動式應用程式,運用創新技術向運動員展示奧林匹克活動(Olympic Movement)的歷史、價值與理想。而Lausanne 2020的參與度更比Innsbruck 2012大增70%,一舉刷新賽史記錄;當時社群媒體的頁面湧入6,400萬次瀏覽,比Lillehammer 2016高出25倍,還有1.5億海外觀眾透過轉播緊追賽事,可見YOG的影響力日漸壯大。再者,YOG的教育節目旨在培養新生代成為日常生活與賽場上的全方位冠軍,亦是賽會不容錯過的招牌亮點。
4. 北京冬奧閉環超嚴苛 防疫工作滴水不漏
當前新冠病毒Omicron變異株於國際間大舉傳播,而2022北京冬奧將在2月4日登場,為確保從國門到下榻地的防疫工作滴水不漏,組織委員會也祭出超嚴苛閉環管理。首先,所有海外涉奧人員一抵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旋即進入閉環,除非出境或完成集中隔離,否則不得隨意離開閉環,2萬名當地志工與工作人員也將比照辦理。其次,機場設有專用入境區,涉奧人員須先接受防疫人員採檢,再搭乘賽會接駁車由警車護送至旅館。此外,當局決議在場館周圍架設圍欄,一方面警示區域內人員此為「閉環盡頭」,另一方面阻隔與賽者和一般民眾,比如主媒體中心除了有保全管制,附近亦可見戒備警車與臨時柵欄。北京官員1月9日更敬告民眾,若與賽會專用車輛發生交通事故,應與該車保持一定距離。組委會尚未說明當地觀眾的人數上限,不過現已確定不開放海外觀眾入場。另外,由閉環外的餐廳提供食物是不被允許。主媒體中心設有機器人廚師透過頭頂上的軌道系統,製作餐點並送餐。本次「閉環」採全面封閉式管理,相較2020東奧更嚴密、更安全,期能有效防堵高傳播力的變種病毒。
5. 馬術將成絕響 UIPM擬新項目兼顧新舊理念
國際現代五項總會(Union Internationale de Pentathlon Moderne, UIPM)鑒於東奧馬術引起虐待動物爭議,宣布將在2024巴黎奧運後取消馬術,並成立工作小組提案選出新「第五項目」。UIPM工作小組1月13日召開首次視訊會議,齊集21名專家依據國際奧會(IOC)要求研議新項目。IOC表示新項目須符合2028洛杉磯奧運現代五項的標準;大幅降低成本與複雜度;加強安全與可行性;提升普及度、吸引年輕世代與大眾;實踐性別平等與公平;落實奧林匹克2020+5改革議題(Olympic Agenda 2020+5)之永續與遺產方針;精彩刺激且便於理解,以利電視及數位平台的觀眾收看。另外,新項目不應受限於IOC認可之單項運動的框架,而要延續現代奧運之父古柏坦男爵(Baron Pierre de Coubertin)對現代五項的理想——展現「全方位運動員」的特質。工作小組將在8週內將提案交予UIPM,待夏季完成測試、通過UIPM 11月大會(Congress)表決,再由明年的IOC年會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