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東京帕運禁藥管制成效佳 IPC獲獨立觀察員肯定
獨立觀察員小組(Independent Observer Team, IO Team)日前公布東京奧運及帕運獨立觀察員報告,不僅提供20項建議予國際帕委會(IPC)參考,亦大力肯定東京帕運禁藥管制團隊的工作成果。IO Team表示IPC「捍衛乾淨運動的決心甚篤,對於禁藥管制政策與程序亦秉持超高標準。」另一方面,隨著北京冬季帕運即將展開,IPC公布禁藥管制計畫辦法如下:首先,自2月25日帕運選手村(Paralympic Villages)開村至3月13日閉幕典禮止,所有項目的選手隨時隨地都有可能被通知藥檢;其次,本賽會預估共蒐集756份血液或尿液檢體,相較2018平昌冬奧多出12%(共677份);此外,藥檢計畫不但融合智慧型檢驗方法,亦針對特定高風險選手群加強抽樣。同時,主辦方將在北京的WADA授權禁藥管制實驗室(Doping Control Laboratory)分析血液及尿液檢體;所有在北京蒐集之檢體都將運送至IPC全新貯藏設施保存10年。
2. 抗議入侵烏克蘭!體壇群起杯葛
2月24日,俄羅斯聯合白俄羅斯出兵烏克蘭,引發國際體壇譴責與制裁,眾多運動組織紛紛禁止主戰國出賽,以示支持烏克蘭。首先,國際足總(FIFA)禁止所有俄羅斯球隊參加卡達世界盃(World Cup Qatar)等賽事,效期截止日將另行通知。FIFA起初允許俄羅斯各隊以中立身份參賽(惟不得出示國旗),引起英格蘭、威爾斯、瑞典、波蘭及捷克強烈反彈,FIFA才祭出禁賽令。國際柔道聯盟(IJF)2月27日撤銷俄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2008年獲得的IJF治理委員會(Governing Board)榮譽主席頭銜。歐洲足球協會聯盟(UEFA)禁止所有俄羅斯球隊參加歐洲冠軍聯賽(Euro Champions League);而5月歐冠決賽原訂由聖彼得堡主辦,也改由巴黎接手。此外,UEFA已終止與俄羅斯油氣巨擘Gazprom的合作關係。國際汽車聯盟(FIA)遭德國Sebastian Vettel、荷蘭Max Verstappen及其他F1車手杯葛後,宣布取消原訂9月由索契舉辦的F1賽車大獎賽(Formula 1 Grand Prix)。目前FIA仍在商議是否禁止全體俄羅斯車手參賽,俄潛力新星Nikita Mazepin職業生涯也因此面臨危機。
國際奧會(IOC)呼籲禁止俄羅斯及白俄羅斯選手參加任何運動賽事,並於2022北京冬季帕運展開之際,收回普丁及其他俄羅斯高層之奧林匹克勳章(Olympic Order)。世界跆拳道聯盟(WT)收回普丁的榮譽跆拳道黑帶、禁止俄羅斯及白俄羅斯國旗和國歌出現在賽場,亦表示不會認可兩國辦理之賽事。國際冰球總會(IIHF)禁止兩國各年齡代表隊及俱樂部參加任何賽事,也宣告收回俄羅斯2023世界U20冰球錦標賽(2023 IIHF World Junior Championship)主辦權。世界羽球聯盟(BWF)取消俄羅斯及白俄羅斯所有授權賽事,並在進一步通知前均不得主辦賽事;且國旗和國歌不得出現在賽場。世界橄欖球總會(WR)宣布俄羅斯及白俄羅斯不得參加國際橄欖球賽,禁令效期將另行通知。此外,WR亦對俄羅斯在WR的會員身份祭出停權處分,或將危及俄羅斯在2023橄欖球世界盃的參賽資格。國際游泳總會(FINA)取消俄羅斯原訂8月世界青年游泳錦標賽(World Junior Swimming Championships)主辦權,且撤銷俄羅斯申辦FINA賽事的資格,直至另行通知為止。世界西洋棋總會(FIDE)禁止俄羅斯及白俄羅斯主辦任何FIDE賽事、禁止兩國的國旗與國歌出現在比賽中,且中止與所有俄羅斯及白俄羅斯贊助商的合約。世界冰壺總會(World Curling Federation)將撤除俄羅斯在世界錦標賽(World Championships)的參賽資格。國際馬術總會(FEI)宣布取消俄羅斯及白俄羅斯所有國際賽事,也禁止兩國運動員參加轄下競賽。
另一方面,俄羅斯富豪Roman Abramovich已辭去英超切爾西足球俱樂部(Chelsea)老闆一職,交由切爾西慈善基金會(Chelsea Foundation)經營。此次體壇多位選手透過文字訊息和實際行動,在社群媒體、記者會及電視轉播聲援烏克蘭,強力表達反戰、和平的訴求。
3. WT通過2022-2025策略計畫 力促三鐵運動永續包容
國際鐵人三項聯盟(WT)過去數月召集全球社群集思廣益制定藍圖,如今正式推出2022-2025策略計畫(Strategic Plan),盼促進三鐵運動永續包容。WT草擬計畫時除了傾聽頂尖運動員、帕拉選手與分齡組選手的心聲,亦向各方徵詢意見,包括WT各委員會(Committees and Commissions)、各國三鐵協會(National Federations, NFs)、洲際總會(Continental Confederations)、職員、執委會(Executive Board)及重要外部利害關係人等。本計畫旨在激發創新、壯大三鐵,將組織推向三鐵市場的發展核心;同時,WT將創造契機擴大參與規模與世界版圖,並朝三鐵商業化的目標邁進。此外,為提升各國三鐵治理水準並推動三鐵發展,本計畫以洲際總會為核心,直接或間接給予NFs成員協會必要資源,力促其長期發展。WT主席表示:「本會將在未來4年致力實踐各項目標,引領全球三鐵社群,促成更永續的全民運動參與環境。」整體而言,計畫有助三鐵運動在2024巴黎奧運甚至2028洛杉磯奧運變得更永續、更為環境負責,也有益開發潛在機會,讓三鐵在奧運及帕運舞台發光發熱。
4. 伊拉克揮別禁辦國際賽陰霾 主辦2022世界盃資格賽迎戰阿國
國際足總(FIFA)解除長達30年的限制令,伊拉克終可揮別禁辦國際賽的陰霾,在3月24日辦理2022世界盃資格賽(World Cup 2022 Qualifier),迎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踢館。1990年,FIFA為制裁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遂禁止伊國在領土內主辦FIFA轄下任何國際賽,此後伊國足球隊從未在自家主場出賽。不過FIFA曾短暫解除禁令:2018年Gianni Infantino主席在波哥大理事會會議宣布:「本會准許艾比爾(Arbil)、巴斯拉(Basra)及卡巴拉(Karbala)等城市舉辦國際賽,」後來前述3地成功辦理友誼賽,卻引發國際社會反彈,FIFA再於次年恢復禁令。如今伊拉克足協(Iraqi Football Association)表示:「本協會在2月27日收到FIFA解除禁令的官方信函,伊拉克全國場館均適用。」伊拉克青年及體育部(Ministry of Youth and Sports)阿德納‧迪爾加(Adnan Dirjal)部長說:「在亞洲足球聯盟(Asian Football Confederation)的支持下,我們和FIFA的交涉總算有了成果,巴格達終於又能舉辦國際賽。巴格達與其他伊拉克城市已經準備就緒,將敞開雙臂迎接世界各地的夥伴。」本場資格賽原訂由阿曼或約旦主辦,近日終於確定移師伊拉克。此外,巴斯拉(Basra)將搶先在3月21日舉辦卡達與敘利亞的友誼賽。
5. 俄國擬提運動仲裁 要求IFs撤自家選手禁賽令
隨著諸多國際單項運動總會(IFs)禁止俄羅斯選手參賽,俄國政府體育部(Ministry of Sport)擬向運動仲裁法院(Court of Arbitration for Sport, CAS)申訴,要求IFs撤除禁賽令。國際奧會(IOC)早前呼籲體壇禁止俄羅斯選手及官員參加國際運動賽事,獲得逾15個奧運項目IFs響應。俄羅斯體育部副部長Andrei Fedorov表示:「體育部過去幾天持續與俄羅斯奧會(Russian Olympic Committee)密切合作,盼與各大運動總會聯繫,為上訴CAS一事做萬全準備。」許多國際賽事原訂於俄羅斯登場,如今紛紛取消或移地舉辦,如歐洲足球協會聯盟(UEFA)撤銷聖彼得堡主辦冠軍聯賽(Champions League)、F1賽車(Formula One)取消索契站賽事、國際滑雪總會(FIS)腰斬世界盃(World Cup)在俄羅斯的剩餘賽事、國際排球總會(FIVB)收回該國的男子排球世界錦標賽(Volleyball Men's World Championship)主辦權,各項舉措大大衝擊運動賽事時程,Fedorov表示俄羅斯應就此事獲得補償。雖然IOC建議IFs全面禁止俄羅斯及白俄羅斯選手參賽,不過若IFs礙於法律因素或時程匆促無法免除選手參賽權,運動員仍可憑中立身份比賽。換言之,俄羅斯和白俄羅斯選手及隊伍均不得以國家名義出賽,且任何國家相關圖示、顏色、國旗或國歌也不得出現在賽場。此外,參加2022北京冬季帕運的俄羅斯及白俄羅斯選手僅能以中立身份、持帕運旗幟出賽,且比賽成績不得列入獎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