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IOC力推2024奧運全新項目資格賽 4種街頭運動精彩可期
國際奧會(IOC) 4月4日向執委會(Executive Board)表示將在2024年3月至6月期間推出2024巴黎奧運系列資格賽,運動種類包括BMX自由式小輪車(BMX freestyle)、霹靂舞(breaking)、滑板(skateboarding)及運動攀登(sport climbing)。本系列賽為期4天,每種運動各有3場比賽,主辦方將融合體育、音樂、藝術與文化元素,為全球頂尖好手打造嘉年華氛圍,屆時選手將在市中心綜合場館爭相為奧運「卡位」。IOC採納奧林匹克2020+5改革議題(Olympic Agenda 2020+5)第6項建議「加強宣導『邁向奧運之路』的概念」(Enhance and promote the road to the Olympic Games)打造系列資格賽,並將與國際運動攀登總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Sport Climbing)、國際自由車聯盟(Union Cycliste Internationale)、世界運動舞蹈總會(World DanceSport Federation)與世界滑輪溜冰總會(World Skate)密切合作,借助奧林匹克品牌提升運動員的曝光度,並宣傳選手進軍奧運的歷程。上述4總會將分別主掌各自項目的奧運賽事,而系列賽3場比賽皆有可能影響巴黎奧運的參賽資格。自由式小輪車、霹靂舞、滑板及運動攀登在2020東京奧運大放異彩,促成IOC發起系列資格賽,而此賽事也將隨著巴黎奧運與洛杉磯奧運持續正向發展。
2. AIMS 5月17日召開線上大會 GAISF解散進度成焦點
獨立認可運動會員聯盟(Alliance of Independent Recognised Members of Sports, AIMS)將於5月17日舉行線上會員大會(General Assembly),除了邀請國際奧會(IOC)及全球運動禁藥管制機構發表談話,亦將國際單項運動總會聯合會(GAISF)解散一案納入議程。本次議程31項議案之中,「更新GAISF解散進度並商議GAISF全球運動商業活動組織(SportAccord)未來」名列第13項,說明了即使SportAccord葉卡捷琳堡(Yekaterinburg)世界體育與商業高峰會(World Sport and Business Summit)已因烏俄戰爭而取消,也不影響解散的進度。GAISF原訂5月20日召開法定會員大會(Statutory General Assembly)研議解散事宜,然而目前是否改為線上形式仍待商榷。2009年,AIMS由GAISF非IOC認可成員所創,現已有飛鏢、實用射擊、藤球及軟式網球等20個成員協會,成員手中的每一張選票都至關重要。GAISF必須取得三分之二以上成員同意才可解散,這表示在投票率100%的情況下,全體97個正式成員須有至少33張不同意票才可否決本案。
3. 為顧小選手身心健康 IOC籲調高參賽年齡限制
2024巴黎奧運參賽資格選拔機制拍板定案,惟國際奧會(IOC)執委會(Executive Board)建議各國際單項運動總會(IFs)針對參賽年齡最低限制「作出適度調整」。2022北京冬季奧運期間,年僅15歲的俄羅斯籍花式滑冰選手Kamila Valieva雖未通過藥檢卻仍獲准參賽,使參賽年齡限制成為場邊關注焦點。當時運動仲裁法院評議小組(Court of Arbitration for Sport Panel)表示,倘若相關單位對Valieva予以禁賽處分,恐將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故裁定Valieva可繼續參賽。Valieva雖於團體賽奪得金牌,卻在個人賽發生多次失誤,最終僅獲第4名。據外界推測,國際媒體大幅報導藥檢結果可能導致Valieva壓力過大而表現失常;IOC主席巴赫認為Valieva勢必遭受極大壓力,亦批評其教練「態度冷漠」。國際滑冰總會(International Skating Union, ISU)醫療委員會(Medical Commission)的數據顯示,調高參賽年齡限制有助維護選手的生、心理健康,ISU遂宣布有意將最低年齡限制從15歲改為17歲。不過,IOC一方面希望落實年輕選手的各項保障,一方面想方設法吸引新世代粉絲觀賞奧運,如首次將滑板納入奧運即為一例。此外,2020東京奧運滑板選手的平均年齡僅14歲,而抱走金牌的地主選手西矢椛甚至只有13歲。由此可見,參賽年齡爭議尚待兩全其美的解決之道。
4. 促進年輕族群福祉與社會改革 IOC難民基金會功不可沒
國際奧會(IOC)於4月6日國際運動促進發展與和平日(International Day of Sport for Development and Peace)發表聲明,宣揚運動對社會改革的影響力無遠弗屆。IOC談到目前在烏克蘭、敘利亞及孟加拉等國有數百萬人流離失所,而奧林匹克難民基金會(Olympic Refuge Foundation, ORF)成立初衷便是為流亡的年輕人積極開發專案、建立網絡,創造並媒合機會改善他們的生活。IOC聲明:「ORF創立至今已在10國陸續執行包括未來之地(Terrains d’Avenir)在內共12項專案,造福上萬名年輕人。基金會希望在2024年以前替100萬名年輕難民打造機會,讓他們安心投入體能活動。不過這個目標極具野心,光靠我們的力量無法達成。因此,ORF將攜手聯合國難民救濟總署(United Nations High Commissioner for Refugees, UNHCR)、SCORT基金會(SCORT Foundation)以及運動救難民聯合倡議行動(Sport for Refugee Coalition)逾80個合作夥伴,齊心協力朝目標邁進。此倡議行動成立於2019年,為IOC、ORF與UNHCR在首屆全球難民論壇(Global Refugee Forum)所創,合作夥伴包括政府單位、各國奧會(NOCs)、各國際單項運動總會(IFs)、俱樂部、協會及公民團體。」ORF推出運動促進和平、生活技能與社會和諧專案(Sport for Peace, Life Skills and Social Cohesion),讓將近1.4萬年輕人透過實體或線上形式安心運動(其中63%為年輕女性)。此外,ORF也創辦SPIRIT計畫(Sport for Protection, Resilience, and Transformation),為弱勢族群打造安全無虞的運動管道,盼照顧年輕女性的生、心理健康,促進年輕族群的心理社會發展。
5. FIBA成立西亞超級聯賽 今年11月正式亮相
國際籃球總會(FIBA) 3月31日宣布成立西亞超級聯賽(West Asia Super League, WASL),為西亞地區、波斯灣周邊國家、印度及哈薩克等地頂尖職業球隊打造競技舞台。FIBA指定阿聯酋eVulpa公司擔任WASL的獨家行銷合作夥伴,雙方已簽下數年合約,未來WASL媒體轉播、品牌推廣、周邊商品行銷、賽事接待及賽務營運等服務皆由eVulpa提供。WASL整個球季長達7個月,每季96場球賽將與西亞地區12個國家的地方聯賽同步進行,而哈薩克及印度聯盟排名第1的隊伍也將在決賽階段(Final Phase/Finals)加入戰局。首屆WASL預計今年11月正式登場,西亞地區8支頂尖球隊將在主/客場賽事爭奪分區(Sub-Zone)冠軍,而波斯灣8支勁旅亦將透過相同賽制產生該區冠軍。隨後,決賽階段則由西亞及波斯灣分區前3名隊伍、印度聯盟冠軍與哈薩克聯盟冠軍共8隊互別苗頭,晉級至WASL總決賽(Trophy)的2隊可獲得FIBA亞洲盃(Asia Champions Cup)參賽門票。FIBA亞洲盃冠軍將可代表全亞洲參加下屆FIBA洲際盃(Intercontinental Cup),在國際舞台與世界頂尖俱樂部球隊一較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