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業務

橫幅
:::

國際運動資訊摘譯2022-04-04

 

 

 

1. 東南亞運動會5月河內登場 拳擊常勝軍泰國、菲律賓成焦點

越南河內繼2003年首辦東南亞運動會(Southeast Asian Games, SEA Games)後,再於今年5月16至22日辦理SEA Games,不僅國際獎牌加身的選手將共襄盛舉,賽會拳擊常勝軍泰國與菲律賓也成萬眾焦點。去年河內因疫情推遲賽會,如今主辦方、越南奧會(NOC)與各協辦單位已準備就緒,除地主國外,汶萊、柬埔寨、東帝汶、印尼、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與泰國均將參戰。凡1982年至2003年間出生者皆可參加本屆賽會。在拳擊方面,各國家協會(National Federation)至多可派6男及5女參加拳擊,而男、女各分為7和6個量級。首場拳擊比賽訂於5月16日揭開序幕,決賽則在22日壓軸登場。泰國與菲律賓的表現素來引人注目,然而近年越南拳擊發展迅速亦不容小覷,尤其女拳更有望獎留自家。首屆SEA Games 1959年於泰國曼谷展開,至今已邁入第31屆。

 

 

 

 

 

 

2. WT三鐵室內賽禁牽引、吐痰 倫敦站即刻適用新規

國際鐵人三項聯盟(World Triathlon, WT)執行委員會(Executive Board, EB)通過鐵人三項室內賽(Arena Games Triathlon)章程修訂案,且4月23日第2站倫敦賽事即刻適用新規。室內三鐵賽係以數位軟體Zwift為競賽平台,其牽引(drafting)功能可模擬跟車降低風阻的效果,由於此功能在室內三鐵首站慕尼黑男子賽事中成為勝負關鍵引發存廢疑慮,故EB拍板敲定倫敦站取消牽引功能。其次,賽事途中違規吐痰改處以加時5秒而非取消資格。另外,EB亦新增規定:車手完成路段且螢幕顯示相關訊息方可雙腳落地下車,倘車手跳下車放任虛擬化身踩踏至路段終點則形同失格。另一方面,EB已了解烏克蘭運動員流離他國的最新情況,並決議維持俄羅斯與白俄羅斯禁賽令,其運動員與官員暫時不得參與或主辦WT賽事。最後,EB訂於5月26日會議再研議跨性別選手資格新規。

 

 

 

 

 

 

 

3. WA響應世界地球日 硬性規定賽會採用永續標準 

世界田徑總會(World Athletics, WA)響應4月22日世界地球日(Earth Day),宣布其管轄與授權之2023與2024年賽事須強制納入永續標準,齊心協力減少田徑運動對環境造成的影響。WA為此開發以下2項工具:「永續賽事管理系統」(Sustainable Events Management System)列舉15大賽事規畫與籌備領域,為主辦方提供最佳實務指引;而「美好家園之賽事永續認證」(Athletics for a Better World Standard)屬於永續傳遞的評分制度,不同層級活動各有相應標準,從地方路跑、社團練習到世界錦標賽,均有機會達到最高永續標竿。WA下半年將啟動數場系列賽(Series)申辦程序,有意申辦的城市須承諾達成金色等級的成就,以永續發展作為賽事核心。WA亦呼籲WA轄下2022與2023各賽會主辦方先行試驗系統。2020年4月,WA公布《世界田徑總會永續方針》(World Athletics Sustainability Strategy)作為未來10年的永續路徑圖,本次決議亦屬永續方針的一環。WA主席Sebastian Coe表示:「當初制定永續方針的目標是希望WA能與時俱進,一步一腳印成為籌辦永續賽會的領頭羊。以後WA會將這套系統納入賽事申辦與授權程序,期待賽會能對環境與社會發揮重大意義。」

 

 

 

 

 

 

4. IBA成功測試碰撞感應牙套 助攻大腦研究與裁判評分

國際拳擊總會(IBA)於4月11至22日歐洲拳擊聯盟(EUBC)歐洲青年拳擊錦標賽(European Youth Championships)期間,測試碰撞感應牙套(impact-sensing mouthguards)大獲成功,未來這項創新應用可在不影響比賽的情況下,供場邊醫療團隊與裁判即時判讀拳手的身體數據。這款牙套內建加速度感應器、陀螺儀與發射器,可記錄頭部受撞擊的數據,並交由人工智慧分析使用者身體狀況。IBA暨EUBC醫療委員會(Medical Committees)主席Dr. Ioannis Filippatos表示:「IBA長期關注運動傷害議題,除了研究頭部撞擊與大腦健康的影響,亦引領學界在運動員福祉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目前牙套研究仍在初步階段,這次測試是希望找出蒐集數據的最佳方式。」牙套數據不僅可用於大腦研究,更有助加強判決驗證機制。IBA裁判與評判委員會(Referees and Judges Committee)主席Chris Roberts認為:「目前沒有期望科技取代裁判,但新技術大有益處,可作為分數的比較基準。總會一向致力全面改善拳擊評判方式,竭盡全力確保競賽公平。我們非常期待採用碰撞感應牙套,讓該款牙套成為拳擊賽的高科技利器之一。」本次青年歐錦賽透過牙套蒐集的數據均為匿名,可確保各國拳擊協會選手的個資安全。

 

 

 

 

 

5. IOC推奧林匹克虛擬運動嘉年華 新加坡有望獲頒首屆主辦權

新加坡明年有望籌辦首屆奧林匹克虛擬運動嘉年華(Olympic Virtual Sports Festival),國際奧會(IOC)表示正與新加坡奧會(SNOC)初步洽談中。2021年IOC開辦奧林匹克虛擬系列賽(Olympic Virtual Series, OVS)大獲成功,元老運動種類包括棒球、自由車、划船、帆船與賽車。IOC看好OVS發展成年度賽會,下屆預計年底登場,並於明年初迎來決賽。目前IOC和SNOC商議由新加坡主辦下屆OVS實體決賽,呈獻一場結合虛擬運動與電玩的慶典。若雙方敲定合作,新加坡將如願舉辦OVS首場決賽與虛擬運動嘉年華。「發展虛擬運動以串連電競社群」為奧林匹克2020+5改革議題(Olympic Agenda 2020+5)的目標之一,而OVS可謂IOC實現該願景的重要功臣。談到電競與虛擬運動,全球電子競技總會(Global Esports Federation, GEF)總部位在新加坡,去年12月GEF於當地的聖淘沙名勝世界(Resorts World Sentosa)主辦首屆全球電競賽(Global Esports Games)。GEF與國際電子競技總會(International Esports Federation)互相角逐,期望能成為電競項目的世界治理機構;然而,前述2個運動組織均尚未獲IOC核可。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