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新加坡政府9日正式接管體育城 擘劃雄心壯志展現加冷活力
新加坡體育城(Singapore Sports Hub)自12月9日至2023年1月將舉辦一系列社區活動,歡慶活力加冷體育管理控股公司(Kallang Alive Sport Management Co Pte Ltd, KASM)正式接管體育城。新加坡文化、社區及青年部(Ministry of Culture, Community and Youth)部長暨律政部(Ministry of Law)第二部長唐振輝表示:「今天非常榮幸能和當地民眾與合作夥伴共同見證體育城的嶄新篇章。這是全體國民的運動休閒地標,未來我們會辦理各種活動專案,積極團結加冷民眾。」KASM主席Keith Magnus期許體育城能成為個人和地方的活力泉源,透過令人耳目一新的運動活動和生活體驗為所有人注入動力。Magnus表示:「今天象徵體育城的新曙光,這是加冷地區總計畫不可或缺的一環。新加坡政府為活力加冷擘劃雄心壯志,期望讓這裡成為地方首屈一指的運動休閒生活景點,更重要的是崛起為國家建設的中堅份子,展現所有新加坡人的脈動。」KASM將扛起管理體育城的重責大任,竭力將體育城塑造為國家休閒運動地標,實現活力加冷的雄心壯志。
2. 加拿大國家隊力行減碳計畫 征戰Birmingham 2022達成碳中和
加拿大聯邦體育局(Commonwealth Sport Canada, CSC)今(111)年4月4日因應2022伯明罕大英國協運動會(Birmingham 2022 Commonwealth Games, Birmingham 2022)祭出碳中和計畫,要求加拿大代表隊(Team Canada)實行減碳策略並增進氣候行動訓練,以利支援加拿大碳補償計畫。該計畫旨在減少Team Canada的碳足跡,具體舉措包括改採視訊會議以減少本人親自出席的會議;使用電子文件以減少紙張用量;選擇節能/節水飯店;鼓勵選手和隊職員儘可能採取以人力為主的主動交通且多搭乘賽會提供的電動接駁車;確保隊服直送英國;所有預訂送往賽會的用具備品均須簡化包裝。CSC亦開辦線上訓練課程,促進Team Canada選手、教練、官員及隊職員的環保意識,並付諸永續行動因應氣候變遷。CSC主席Claire Carver-Dias表示:「由Team Canada身體力行減碳策略緩解環境衝擊至關重要。CSC很開心能在Birmingham 2022達成碳中和,我們會持續朝環境永續的方向勇往直前,且更有意識地實施和推廣環保行動。」
3. IOC重申對雙俄禁賽建議 OCA提放寬限制獲准
國際奧會(IOC)12月9日邀集奧林匹克活動(Olympic Movement)代表赴洛桑召開第11屆奧林匹克高峰會(Olympic Summit),會中一致通過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OCA)提案,同意俄羅斯與白俄羅斯運動員參與OCA管轄賽事。本屆宣言指出:「IOC應在實行奧林匹克憲章(Olympic Charter)及制裁的情況下,針對OCA提案進一步研議運動員參賽權。IOC將偕同各成員協會(Members)、運動員代表、有關國際單項運動總會(IFs)及各國家奧會(NOCs)在下一輪議程中進行磋商。」俄羅斯2月24日入侵烏克蘭,IOC旋即於2月28日提出建議制裁,時至今日IOC再藉峰會重申:「本會恪守對俄羅斯與白俄羅斯等國家政府的制裁」,此處並未提及遭禁賽的雙俄選手,可是最近IOC釐清該建議是針對雙俄運動員的「保護措施」。據IOC新聞稿所言,經過「激烈」商討後,OCA代理主席Randhir Singh表示構成保護措施的理由在亞洲不復存在,故OCA建議在維持現行制裁的情況下,放寬俄羅斯與白俄羅斯運動員參與OCA管轄之亞洲賽事;此舉顯然意在接納雙俄選手參與其管轄之2024巴黎奧運暨帕運(Paris 2024)資格賽。
4. 國際游泳總會正式更名為「世界水上運動總會」
國際游泳總會(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Natation, FINA)12月12日召開臨時會員大會(Extraordinary Congress),表決通過更名為「世界水上運動總會」(World Aquatics, WA)。FINA自1908年成立至今已114年,轄下209個成員協會遍及游泳、水上芭蕾、跳水、高臺跳水、公開水域游泳及水球等運動種類。如今,FINA在經歷一系列重大改革後已然蛻變為現代化組織,準備好擴大治理範疇,為水上運動的運動員服務,全力拓展從選手到粉絲的參與版圖。WA主席Husain Al-Musallam表示,「FINA一路以來奠定的成就令所有人感到驕傲,而往後我們將首次以新名稱團結所有水上運動選手。現在起WA將聚焦在眾人的願景:秉持健康、生命與運動精神打造向水上團結的世界(a world united by water, for health, life and sport)。FINA來自法文縮寫,而泳將也一直是FINA大家庭重要的一份子,但並非全部,我們需要一個能彰顯所有成員的名稱,一個讓跳水、高臺跳水、水上芭蕾、公開水域游泳和水球運動員引以為榮的名稱。本會素以運動員為首要任務,做出任何重大決定前一定會事先諮詢運動員,他們的想法很明確,超過70%的運動員樂見其成,更遑論很多人根本不清楚法文縮寫代表的意義。」
5. 2022卡達世足賽部署精銳技術 溫控、保全系統一把罩
2010年卡達拿下國際足球總會(FIFA)2022世界盃足球賽(World Cup)主辦權,隨後組織委員會緊鑼密鼓建造和翻新競賽場館;12年後,世足賽風光開踢,至今小組賽已順利結束,淘汰賽也將在2週內火熱登場,現在就讓我們一窺8座競賽場館的科技奧秘,了解卡達如何善用最新技術為球迷帶來絕佳體驗。2022卡達世足賽場館均設有由太陽能供電的冷卻系統,可透過觀眾席下方和賽場側邊的通風孔送出冷空氣,而且館內裝有不計其數的感應器,可根據空氣流動方向與氣溫適當調節溫度,讓球場室溫維持在攝氏21度。除此之外,卡達投入大量資金將所有場館的溫控及保全系統集中在ASPIRE指揮中心,其內部設有大量的資訊技術(IT)設備,並採用數位分身(digital twin)通訊技術,可透過指揮中心和各站點的OpenBlue平台蒐集近4萬部物聯網(IoT)裝置的即時數據,同步了解所有場館的最新情況。另外,主辦方亦部署建築管理系統(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可統一指揮不同場館的設備,包括調節光線和溫度、啟動出入口與活動區域門禁以管制人流,有效評估現場狀況提供堅實一致的賽事體驗。江森自控(Johnson Controls)OpenBlue平台工程數據分析部副總裁Laura Hahn提到:「主辦方一直在籌集各式各樣一流的科技設備,身為長期合作夥伴,我們非常清楚主辦方要的是最先進的科技技術,而我們也想成為最頂尖的服務供應商。至於數位分身技術則是賽事場館的核心引擎,成功串連分散不同位置的場館。這是場館營運的嶄新標準與趨勢,是卡達對國際體壇的貢獻,更是場館營運的未來。」